栽培知识 分类
扬大泥腿子教授张洪程当选院士 超级稻亩产创纪录lol下注发布日期:2022-10-31 浏览次数:

  lol下注扬州网讯(记者楚楚)昨天,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当选农业学部院士。这是继刘秀梵院士后,扬州大学涌现的又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洪程,1951年2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曾任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表彰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

  张洪程40年来潜心作物栽培学研究,lol下注在水稻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少免深轮耕与防早衰栽培技术突破,创建南方稻区少免耕与抛秧为主体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替代传统精耕细作,改变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繁重劳作历史,实现了轻简化栽培与稳产增产的统一;以群体生育诊断与节肥节水等关键技术精确定量的创新,构建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推动我国水稻栽培由定性为主向定量化跨越;研究提出超级稻增产瓶颈的破解理论,创建了标准化育秧、精确化机插、模式化调控为新内涵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促进江苏水稻单产冠居全国主产区,对我国水稻机械化栽培起了重要引领作用。以上三方面成果相继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水稻主推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任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张洪程自1975年江苏农学院毕业留校40年以来,一直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潜心致力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栽培耕作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与部省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获国家发明等专利4项、在申请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7项。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昨天,中国工程院网站发布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洪程顺利当选。记者发现,早在2013年张洪程就曾入选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他追梦“超级稻”40年,本报记者通过他的同事、伙伴以及学生,了解到了一个朴实、勤俭、执着的“泥腿子教授”。

  大学毕业以来,张洪程一直潜心致力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栽培耕作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工作。

  十多年前,张洪程主持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淮项目,针对水稻生产技术瓶颈,研究建立了以群体定量化诊断、密肥水定量化管理为核心的精确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比传统技术省工节本7.3%,而且亩产增加10%以上,高的可达20%30%。张洪程教授的水稻亩产量曾达937.2公斤的超高产。

  目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已成为我国南方水稻“高产创建”的核心技术,较好地实现了高产与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统一。200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水稻高产创建主推核心技术,在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圆了张洪程教授自己的梦。

  张洪程在科研中注重瞄准生产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并服务于实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他主持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大协作攻关,率先在江苏按不同农区建立了以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耕翻的轮耕新体制,并以阐明多种简化、省力体制下稻麦高产规律为基础,集成了简化、省力、节能、高产、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成果在江苏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仙女散花般的水稻抛秧,是张洪程于1985年始在国内最早系统研究的又一成果。他带领课题组率先系统阐明了抛秧稻生物学特性,揭示了高产形成规律,创立了适应不同种植制度的小、中、大苗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这一技术既变弯腰栽秧的艰辛为愉快的劳作,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专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作为重点成果在全国推广,目前南方应用近亿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工作日的艰辛劳动。“一年365天,除了教学科研,其余时间都泡在基地田头为农技人员、农民作技术指导和培训,从没有休息日。”这是扬大农学院一位老师对张教授的评价。这位老师告诉记者,虽身为教授,张洪程却把基层的农技人员和农民当作老师和朋友。

  据了解,张洪程的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10多个省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苗,脱下鞋子下田。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是“咱们庄稼人的泥腿子教授”。一条腈纶薄被,是他出差必带的随身物品。

  “实现大面积的高产高效,种出高产超级稻,一直是张洪程教授的梦想。”扬州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几十年来,张洪程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七、八月份,他冒高温酷暑,带领课题组成员到田头指导,一天要奔走三四个县市的基地。每下一次田,衣服都要湿透一次,有一次竟中暑在田头,树荫下休息半小时后,又坚持赶往下一个基地。

  一同与张洪程教授参与科技攻关的许轲介绍说,每年育秧、移栽关键时节,张洪程教授就特别忙碌,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床,驱车赶往150公里外的兴化等地,六点半前后,当地农民下地时,他已和蹲点的研究生在田里查苗、测定,落实各专题试验。他带的20多个研究生常年轮流在苏、皖、赣等基地蹲点,博士生李杰在兴化蹲点,一蹲就是3年。

  “印象特别深刻,每天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来上班,都不上锁,就放在校园里。”农学院研三学生小许说起张教授时非常感慨,“张老师在生活上对我们特别关心,因为我们经常需要下地干活,张老师就会时常提醒我们带好靴子跟衣服之类的。”

  1.01的365次方是37.78,而0.99的365次方是0.0255。每年入学之初,张洪程都要为学生们演算这两个算式,他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年中每天努力一点和每天偷懒一点的区别。他与学生们约法三章:既然立志学农,就要全身心投入、全天候付出。不少学生把算式贴在案头,每天学习、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专心于试验与探索。

  昨天,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洪程入选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的消息公布后,这位低调的教授婉拒了媒体采访。不过记者发现,早在2013年,张洪程就已入选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而当时本报第一时间与他取得了联系。当时,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传授好水稻栽培技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根本。与水稻打一辈子交道,我无怨无悔。”

  院士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称号,他们的学术水准代表了当今中国的科技水准。扬州有多少院士?其准确的数字恐怕很少有人回答得出。不过,据扬州中学校友、扬州院士研究者李友仁透露,截至目前应该有75位扬州院士。

  李友仁表示,位于吴道台宅第的扬州院士博物馆中,陈列了73位院士资料,“再加上这次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扬州大学校友、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至少走出了75位院士,其中65人为两院院士。”

  扬州院士遍布各行各业。“例如气象学家谢义炳、石油工程学家童、计算机专家张效祥、建筑学家吴良镛、微波电子学家黄宏嘉,几乎每个研究范围都有扬州院士的影子。”李友仁说,“扬州院士之多,确实令人刮目相看。院士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高,在国内其他城市都是鲜见的。”

  李友仁说,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扬州中学至少走出了49位院士,占了总数的2/3。

  “如此多的院士出自扬州中学,除了与学生个人的天赋勤奋、良好的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学校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李友仁表示,在历史上曾有“北南开、南扬中”的说法,充分表明扬中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扬中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以及办学理念,在历史上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李友仁告诉记者,扬州中学的前身江苏省立中学校歌的歌词中就可以看出扬中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愿望:“人格健全,学术健全,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体育须兼重。”

  为什么扬州院士频出?扬州中学和扬州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与扬州浓厚的教育文化氛围密不可分。

  扬州自古重视教育和文化,因而人文荟萃,才俊辈出,仅明清两代扬州就出了216名进士。到了近代,许多青年英才,在扬州求学苦读后,或到国内著名院校深造,或留学海外,学成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了祖国宝贵的科研人才,为我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认为,扬州出现如此多的院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创新、科研精神的不断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