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知识 分类
常识判断之政治常识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lol下注发布日期:2022-10-04 浏览次数:

  lol下注1.D[解析]A项是唯物主义观点;B项中的绝对精神与定义中的主观精神是不同的概念,C项中的天命也不属于主观精神,B、C项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的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相符。故选D。

  2.B[解析]题干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指的是一种外因而非内因。故选B。

  3.A[解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C[解析]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故C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5.D[解析]在庆祝中国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B[解析]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创性的道路的理论。这篇著作是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7.C[解析]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发展历程证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党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8.B[解析]中国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同志。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9.B[解析]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10.C[解析]备选答案中,只有C选项中所有成语均蕴含了辩证思维关系。A选项中的藏器待时,B选项中的群龙无首、生龙活虎,D选项中的龙吟虎啸均没有体现出辩证思维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C[解析]“知行兼重”这一哲学命题反映了“知”、“行”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互为倚重、相互共存。A、B、D三个选项,均体现了这一哲学思想。而C选项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君子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相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影响社会总供给水平或规模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对总供给产生影响的方式和途径都不同。总的说来,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1.总需求规模。供给首先是由需求决定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都只能通过满足市场的需求来实现商品的价值。从微观的角度看,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引导着生产者向社会提供的商品的品种和数量;从宏观的角度看,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规模,决定着社会总供给的规模。

  2.物价总水平。物价总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值,每种商品的价格高低对其供应量的影响,最后会表现为宏观上的物价总水平对总供给水平的影响。

  3.一定时期内的资源可供量。资源可供量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可向生产者提供的资源数量,它是形成潜在的总供给规模的决定因素。

  4.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可供量既定的条件下,单位资源利用效率高,则意味着一定量的资源会有更多的产出,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总供给;反之,单位资源利用效率低,则意味着一定量的资源所形成的总供给会减少。

  5.政府及其政策。总供给的形成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政府及其政策。政府通过若干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影响总供给的规模。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

  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在不考虑进出口因素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规模。

  1.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在总量上表现为投资总规模。投资总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因素有企业投资倾向、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市场投资环境等。

  2.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在总量上表现为社会对消费品和劳务消费量的总和,是用于消费的社会购买力。影响消费需求总量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居民收入水平、利率、储蓄倾向、物价水平及其预期及政府转移支付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活动是分散的,各经济主体的决策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不可能完全与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由于市场信息存在不完全性和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价格不一定能够起到自行调节供求使之相互适应的作用。市场存在不完善的一面,市场调节可能使供求双方向不同方向运动。这样,总供求之间就会出现不平衡。总量上和结构上都会出现非均衡的状态。

  总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也称总供求失衡,在其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另一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是指总需求绝对或相对不足而总供给绝对或相对过剩的情况,又称总供给过剩与总需求不足,即生产总量大于购买力的需求总量。这种情况下经济的主要表现是:(1)企业市场急剧缩小,产品卖不出去,从而企业开工不足,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失业人口增加;(2)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出现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少量增长的停滞状态,导致国家税收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增加;(3)企业生产投资和居民消费减少,货币需求量下降,从而形成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指总需求大大超过了总供给,总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这种状况又叫做需求膨胀。需求膨胀的情况下经济的主要表现是:(1)企业市场扩大,产品不愁销售,企业由此而丧失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形成竞争不足;(2)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可供能力和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程度,引起结构失调、效率下降,短线)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现“双膨胀”,信贷规模相应扩张,信贷支出额大于存款额,这种情形的必然结果是出现通货膨胀。在需求膨胀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秩序容易失控,价格信号失灵,资源配置扭曲,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意味着各种经济矛盾趋向尖锐化。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组织社会再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平衡只能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社会经济就是在这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发展的。但是,如果这种不平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导致社会供需总量严重失衡,就会给社会经济造成破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旦总供求发生严重失衡,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会很大。所以,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还需要有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对宏观经济变量施加影响,这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

  所谓宏观调控,概括地说,就是国家运用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从而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目标的倾向,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即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以控制经济运行的节奏和方向。如对国民经济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发布经济信息,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协调经济利益关系,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督等。

  市场主体主要指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分为个人、企业和国家(政府)。他们在市场活动中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1.个人或家庭作为市场主体,其参与市场活动的表现是:(1)购买消费品和劳务。其支出直接构成消费品和服务商品市场的需求,其支出方向和结构直接影响市场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2)个人投资。这种投资是把货币收入转化为投资,一般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手段,将货币收入转化为投资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需求。(3)进入市场的目的是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经济与非经济利益偏好,其中包括社会公益偏好。

  2.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表现是:(1)形成市场供给,其产品直接构成投资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供给。(2)形成市场需求,企业投资行为直接构成生产资料市场的购买需求。企业集团购买力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购买力之一。(3)既接受市场引导,又影响市场运行。

  3.政府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的表现是:(1)在微观经济领域内,直接参与种类有限的“公共产品”的生产,用于直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2)以投资者和投资品购买者的身份,将其掌握的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资料市场,以影响生产资料市场的供给和需求。(3)以消费品购买者和消费者的身份,影响消费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4)在宏观经济领域,采取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创造良好经济环境,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企业制度,又称企业体制。它是企业产权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统称。相对于传统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产物。所谓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是指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表征的新型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这里的产权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等。产权当事人必须是法人。企业产权有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之分。前者指投资者对自己所投资本所持有的所有权;后者指法人企业对企业运营资产所持有的占有和支配权。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其组织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共同组成。

  是指企业家全权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企业家必须拥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和才能,其经营活动不从属于行政权力,而是遵循市场规则。

  (1)产权清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2)权责明确。明确了产权关系,也就明确了企业的产权主体和法人财产主体在财产关系上的权益和责任。

  (3)政企分开。企业完全独立,彻底割断与政府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引导企业,并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

  (4)管理科学。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和企业领导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市场中介机构是在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为适应各种市场主体的共同需要,依法设立的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民间组织或个人。中介机构以非营利(或营利)为目的,专门在市场主体之间发挥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中介机构必须与政府彻底脱钩,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公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1.服务性机构。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和服务设施,进行代购、代销、代运等代理业务。如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期货市场、批发市场等。

  2.媒介性机构。它以提供市场信息为主,沟通市场交易,为买卖双方服务。如经纪商、代理商、拍卖行、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

  4.公证性机构。它对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进行监督、鉴定、评估,调节各种纠纷,维护公平交易。如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组织等。

  5.行业性机构。它能扩大同一行业或有关行业市场主体之间的交往,形成正常的市场进入和交易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如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消费者协会等。

  市场机制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上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形成的价格、利率、税率、竞争、供求等方面的联系和制约机制,它自发调节着社会生产活动。市场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包括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行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是指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包括企业自主定价、市场形成价格等环节。价格运行机制,是指价格与供求状况的变动相联系,而产生时高时低的运动过程。价格调节机制,是指价格调节作用实现的机理和过程。

  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它是供求规律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包括供求决定价格机制和价格调节供求机制。

  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指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影响和发生联系的机理和功能。它反映着竞争同供求变动、价格波动、资金和劳动力流动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有机联系。竞争机制是竞争规律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竞争规律的要求通过竞争机制来贯彻,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得以形成的基础。

  供给是市场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市场的商品是由生产者生产的,某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一定价格下卖者愿意出售的这种商品的数量。价格越高,生产者就越愿意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也就有越多的资源投入这种商品生产。反之,商品价格越低,生产者就会越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

  需求是市场活动的又一个基本条件。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指一般意义的人类自然需要。这种市场需求也与价格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越高,人们购买的数量越少;反之,价格越低,人们购买的数量越多,需求量越大。

  成本是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与此相对应,生产要素价格则是指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土地的地租等。成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总成本和平均成本。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价格高低除了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外,还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趋于上升;反之,价格则趋于下降。

  竞争是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经济各主体之间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交换条件而发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排斥的关系。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有卖者与卖者之间的竞争、买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卖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等。竞争的范围主要有商品价格方面的竞争,商品品种、质量、商标方面的竞争,交货期限方面的竞争,促销宣传方面的竞争,信誉方面的竞争,服务方面的竞争以及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等。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发达的市场经济或者说有序市场经济保护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这也是现代发达市场经济的特征。

  垄断是指少数大的或条件好的企业或者市场主体联合或独占生产和市场的行为。它们控制一个或若干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从而取得统治地位,操纵这些部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价格,以保证自己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要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除使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市场的各种经济信号(包括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形成要有利于竞争的展开外,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垄断,保护竞争。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而后又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存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更反对垄断。保护竞争,避免垄断,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主要特征之一。

  市场规则是有关机构(政府、立法机构、行业协会等)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要求制定的由法律、法规、制度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市场规则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

  1.市场进入规则。例如,对企业有注册资本数量的要求,技术和规模标准的要求,控制污染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等。

  3.市场交易规则。如交易必须公开,除涉及商业秘密以外,一般的交易活动都要在市场上公开进行。交易必须公平,一切交易都必须在自愿、等价、互惠的基础上进行。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主体活动的制度框架,它具体体现为有关的市场法律和各种约定俗成的传统。

  市场体系,是指由多种市场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市场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市场机制是从动态角度分析市场的构成,市场体系是从静态角度分析市场的构成。市场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1.统一性。市场体系是统一的,它的基本要求是破除商品流通中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实行统一的市场政策和法规,以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全国市场在空间上的统一;二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市场活动的统一;三是所有资源都作为商品在市场进行交换的统一;四是在企业具有外贸自主权的基础上统一对外。

  2.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国内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以及城乡之间都是相互开放的,不被自然、经济和行政因素形成的市场壁垒所阻碍。不仅国内市场是开放的,而且所有市场对世界都是开放的。

  3.高效性。市场体系的运营是高效的,这种高效性表现在:一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通过规模经济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发达的市场体系要求减少流通环节,做到环节少、周转快、成本低、利润高;三是完备的市场体系有健全的市场机制,信息灵敏,决策迅速,效率高。

  4.规范性。市场体系庞大复杂,其运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参与市场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严格的规定,各种市场交易活动有严格的约束,市场竞争是公平的。市场体系的规范性从两个方面得以实现,一是硬件建设,主要指维护市场秩序的组织机构建设;二是软件建设,即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必须用于交换。商品具有两项基本属性:一是价值,二是使用价值。

  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具有多种自然属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维持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因此,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及使用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特征,劳动的过程既包括了具体劳动又包括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性支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两者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商品所具有的两项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商品还产生了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在质上应是相同的,从而在量上才可以进行比较。这种同质的共同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中的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也就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算。劳动量是用劳动的天然尺度即劳动持续的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以时间单位(小时、天等)来作为计算标准。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生产同一种商品,有许多个别生产者,每个个别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称为个别劳动时间。由于个别生产者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劳动努力程度不同、劳动熟练程度不同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差异,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有所不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个别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为条件的,这两个条件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性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由他个人决定的。而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互相联系的,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生产劳动的,因此私人劳动又成了社会总劳动中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这样就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间的矛盾。二、货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因而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商品自身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和商品的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且只有在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才演化为现在的货币形式。价值形式最初表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状态下发生的物物交换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价值形式呈现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能够表现在与它相互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交换行为的经常化,商品从个别交换变为同多种商品进行交换。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价值表现更为充分。但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具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即它没有一个统一的东西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各种商品都可以作为等价物来表现一种商品的价值,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商品固定地处在等价形式上充当等价物。扩大价值形式的这一缺陷,使交换活动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及障碍,各种商品在充当等价物的时候,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都处在一个无穷的可能,从而使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不能使用一个统一的等价物来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价值形式出现了,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在这一基础上,最终形成了货币形式,当一种商品固定地起到充当一般等价物作用的时候,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在货币形式中,一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就是货币的本质属性。

  货币的职能表现为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由货币的本质所决定的。货币具有两种最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另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这一职能,即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职能。货币在履行这一职能时既可以是现实的货币,也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在执行具体的价值尺度时,是通过将商品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来实现的。在这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其变化与商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就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从而打破了物物交换只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局限。这一方面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买卖脱节,为商品经济危机的出现制造了可能性。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可以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的职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起到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即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具有延期支付、清偿债务或支付税负、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解决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使许多商品生产经营者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的链条,如果其中某一个生产经营者到期不能够进行支付,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商品生产和经营无法顺利进行,因而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经济危机形成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

  货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即货币具有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而能够执行这种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在当代少数实力强大国家的纸币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作为一种国际购买手段,可以购买外国商品;作为一种国际支付手段,可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问题。

  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等价的原则进行,即实现等价交换。

  商品价值的决定是生产过程的问题,价值的交换则要在流通领域中才能够实现。价值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这一基本内容和要求告诉我们,商品的交换如果不能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就不能顺利地实现。因此,流通领域中的等价交换规律对商品生产者和整个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价值规律的货币表现形式体现为价格,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的形式体现的。因此,价值规律具体是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的,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所以,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存在是客观的,它对经济活动具有的调节和支配作用也是客观的。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对于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者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的,市场的供求变动和价格波动就成为生产者进行生产决策的主要依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和价格波动对生产者生产行为的调节,实际上是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在起作用。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资源在不同部门的配置,使资源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部门中进行流动,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大体平衡。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的条件下,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能够获得超额收益,这就促使所有的商品生产者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熟练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正是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使得商品生产者具有为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而展开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动力,使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甚至成为生产者的内部要求,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在经济活动中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价格的运动和竞争反映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处理这种经济利益关系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的,这一机制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它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优胜劣汰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商品经济中的优胜劣汰就是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作用的具体表现。

  各个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不同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只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并不是能直接得到社会承认的价值,社会承认的是商品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对于每一个商品生产者来说,他生产商品的价值是多少,并不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的多少,而是由当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超过的部分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也不能形成社会价值。相反,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社会也承认它具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正是商品价值的这一规律,在客观上要求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根本原因了。价值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着商品生产者的生产行为。

  价值规律中对于等价交换原则的要求,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客观地存在于商品经济活动中,并支配着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商品生产者只有按照这一规律办事,才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要实现等价交换,就要求价格必须符合价值。但是,在市场供求的作用下,商品的价格并非都与价值相等。因为价格只是以价值为基础,决定价格的除了价值这一因素外,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直接影响价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其市场价格往往高于价值。另外,价格运动的表现过程也与竞争机制联系在一起。竞争是商品经济中经济行为主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和扩张行为的概括,它是商品经济固有的现象。由于价值规律反应的是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处理这种经济利益关系过程中人们采取的各种行为就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价值的决定离不开竞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竞争过程中确定的。价格的形成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就不会形成市场价格。可以说,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就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经济活动起到调节作用,就是因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经济政策就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任务,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规定的在经济生活方面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国家为调整宏观经济活动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1.产业政策。国家制定产业政策,主要为了明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以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2.财政货币政策。国家制定财政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有效调节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财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控制货币发行,抑制通货膨胀。

  3.收入分配政策。国家制定收入分配政策,主要是为了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费的结构,从而使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

  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一些维持市场正常运行的经济政策以及环保政策。微观经济政策主要调节资源配置效率、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关系等具体经济问题,包括价格政策、收入政策、消费政策等内容。

  1.价格政策。国家制定价格政策,主要为达到调整商品价格的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制定不同的价格政策。如,一般在资本主义国家,价格是自发地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决定的。除特定历史时期,国家不制定明确的价格政策。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则会制定较为明确的价格政策,限定产品价格。

  2.收入政策。国家制定收入政策,主要目的在于从宏观上影响货币收入及物价水平,以达到降低物价上涨速度等目的。

  3.消费政策。国家制定消费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的经济目标。一般来说,消费政策中包含了宏观消费政策、微观消费政策和与消费相关的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如,宏观消费政策中可能会包括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微观消费政策中可能会包括消费引导、消费教育、消费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

  经济政策体系具有调整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宏观调控、微观控制的重要作用。经济政策正确与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经济政策可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经济政策则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因此,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是多元的,那么其效应必定也是多元的。政策效应不仅包括经济效应,还会涉及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对政策有效性进行预期时,必须考虑到各项经济政策的各个目标的实现状况,不能只要增长不要稳定,也不能只讲规模忽视效益。基于以上考虑,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宏观视角确定政策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某一政策实施所造成的后果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政策体系。

  其次,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要保证客观性。即经济政策对各项政策预期的评价要有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不能只从主观出发来判断效果的好坏。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的有效运营,在制定之初就要设计好明确的指标和标准。

  再次,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都需要保持必要的连续性,变化无常的经济政策会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

  最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调整空间,在制定当期经济政策的时候,就要为应对未来局势变化而预留调整的余地。

  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构建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决策系统、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宏观经济控制系统和宏观经济监督系统四个方面组成。

  宏观经济决策系统由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各级政府经济决策机构及调控经济活动总目标的各种决策单位构成。宏观经济决策由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进行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决策构成,这些决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实现全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

  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调控机构把各项政策、方针、任务、指令经过市场传递给企业,企业把市场上形成的信息反馈给国家宏观管理机构的体系。宏观经济信息系统主要由社会统计系统、社会簿记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科技情报系统、对外经济情报系统,以及各专业和综合性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构成。

  宏观经济控制系统即宏观经济决策的操作系统。它由计划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及金融部门三个大系统组成。

  宏观经济监督系统是国家及其管理机构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体系。宏观经济监督系统包括:法律监督;经济职能机构的监督,如财政监督、银行监督、审计监督等;行政监督,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物价管理部门的监督、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督、计量管理部门的监督等;社会监督,包括社会团体的监督、中介组织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舆论监督,主要是新闻界的监督。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保持货币供给和汇率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就是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价值量上相等,在实物构成上相适应。总量平衡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只有总量基本平衡,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既保持经济适当的、较快的增长速度,又避免大的波折和震动。因此,保持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进程。经济结构除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以外,主要还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际上是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重大比例关系,这些关系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物价随供求变化发生波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保持物价水平的绝对稳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利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但如果物价波动幅度过大,通货膨胀率过高,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政府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周期性失业人员过多,将会造成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之一,就是运用各种经济政策,调控失业率,消灭周期性失业,达到相对的充分就业。

  国家对分配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就是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既要保证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又要使城乡居民个人收入总量的增长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长不超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非常复杂,例如各个经济主体的地位、义务和权利,各种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经济运行的规则等都需要国家来规范。因此,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政府可以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计划手段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做出安排,为宏观调控提出目标和方向。计划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和进行宏观调控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经济手段指政府在依据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等工具。

  法律手段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法律手段主要用于界定和保护产权,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运作的程序和市场秩序,明确政府的职能及权限以及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等。

  行政手段指政府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颁布行政法规、制度等形式,按行政区域、行政系统、行政层级来管理国民经济活动的手段。从宏观经济的调控来说,行政手段是一种补充性的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经济手段是最主要的手段。宏观调控总是围绕一定的调控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达到预期目的。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行为准则,它通过各种调控手段的具体运用来体现。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财政调节手段以促使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和财政投资。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的政策。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影响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的变化,从而达到调控宏观经济总量,实现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的目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

  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它不是一项孤立的措施,而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相对独立并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

  收入政策是指国家依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政策。收入政策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实施措施选择。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二要深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还必须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三要促使个人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市场活动,如自主选择消费方式、自主择业、自主投资等。

  发展规范的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还要积极培育产权市场,形成产权流动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它有传递信息、调节供求、刺激生产、调节收入的功能。

  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和商会等,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这些机构的中介活动。

  要加快建立使市场基本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和其他执法监督机构的执法监督职能,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以此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涉及多方面问题。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支配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其特征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些要素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而这四个方面又构成居民收入的来源。因而,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概括地讲,市场经济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或作出的贡献分配生产成果。一般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以市场机制决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国家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决定。这是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机制,也是市场经济属性所要求的。市场分配的作用范围主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部门,目的是为满足经济效益目标提供动力机制。个人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交换和转让生产要素实现的。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平等和投入多少不同,按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进行的分配会导致较大的收入差别,形成贫富悬殊。为了防止收入差异的过分悬殊,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就需要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在社会收入再分配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克服市场分配所造成的差距过大的缺陷,为满足社会公平目标而提供安全和稳定机制。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市场化的分配机制,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逐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格局。

  按劳分配是按照个人投入劳动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而进行的分配。它是社会对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承认所给予劳动者的报酬。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导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经营管理、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这些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其所有者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中要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进行平等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优化配置。因此,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要并存。

  再分配是指对市场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以达到分配的社会公平目标。实施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再分配的内容包括:公职人员工资调整、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等。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节,在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始终秉持以下两点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公平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中,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规则平等、机会均等和差距适度。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的社会标准是:首先,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平,过着富裕生活;其次,社会成员中不论是工人还是农民,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在脱贫致富的富裕程度上尚有一定的差别;最后,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能过大。因此,共同富裕不是完全平均,而要承认差别的存在。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根本需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要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出发,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社会性特征也越来越显著。与生产的社会化相适应,社会成员的保障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要考虑和解决的一大基本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问题只有由社会来承担,才能使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得到切实的落实。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养老、失业、医疗三大社会保险制度。现阶段,三项保险制度在实施、执行等层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采用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保险目标是把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与储备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结合起来,体现出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优势。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由于个人账户属于新的保障模式,没有必要的前期积淀,就造成了目前正在工作的劳动者既要为自己的个人账户提前储蓄,为自己日后养老做足打算,又要出钱供养已经退休的部分老年人,即时支付他们的退休、养老费用,使得现阶段劳动者缺乏保障感,压力很大,对未来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而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实行的是多支柱的复合制度,将由政府负责的基本养老保险与由企业或工会负责的职业退休金计划和由个人或家庭自己负责的个人养老储蓄结合在一起,通过多方力量,保障职工退休后尽可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这其中,由政府负责的基本养老保险一般所占比率较低,占用现有社会资源较少,当代的劳动者压力、负担也相应获得减轻。

  另外,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费用交纳中,企业需要交纳的比率占比很高,使企业负担相对增加,于是,出现了部分企业操作不规范,拒交员工养老金的行为,又或者将在岗员工的工资基数人为调低,降低养老金缴存数额,这些都损害了在岗员工的切身利益。

  现阶段,我国实行向全体企业在岗员工收取失业保险费的保险体制。但是,领取失业保险却需要很多的手续,造成真正失业人员领取保险金难度增加。同时,在处理下岗职工问题方面,政府也没有采取“专款专用”的原则,多数是给下岗职工发生活费或低保费用应急,或者直接一次性支付一笔金额实行买断,再也不管后续问题。

  与养老保险制度相仿,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采用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险模式。但是,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与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疾病风险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的,因此出现了保险支付与实时结算间的时间差问题。同时,所有在岗员工都需要交纳医疗保险,但是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标准又过低,导致很多人在年轻时用不上医疗保险,但老年后医疗保险又不够用,显失公平。另外,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乡镇的推广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对外贸易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就称为对外贸易。而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等,也把这种交易称为海外贸易。

  综上所述,对外贸易从属于国际贸易范畴,就我国而言,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公社内部人员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公社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就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没有对外贸易。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改变了上述社会状况。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这次变革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促进了货币的产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工作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随着社会形态进入奴隶制时期,生产力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社会文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国际贸易初露端倪。公元前2000年左右,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地中海沿岸的各奴隶社会国家之间就开始了对外贸易。但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

  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后,国际贸易又取得了较大范围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增长。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相比奴隶社会都有了长足发展。

  虽然之前对外贸易产生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真正成熟还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各个国家之所以参与国际贸易、开展对外贸易,主要是因为开展对外贸易能够增进贸易双方的利益。这种利益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别:

  第一类,静态利益,即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主要表现为在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静态利益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般均衡状态下的贸易利益,即一国所有产品达到供求均衡时的状况;二是不均衡状态下的贸易利益,即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某一种产品国内供求达到平衡时,贸易对各方利益的影响。一般而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偏重于一国通过贸易所获得的消费方面的利益。

  第二类,动态利益,即开展贸易后,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的影响。对外贸易,能够为参与国带来许多现实的动态利益。首先,开展国际贸易,可以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再次,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不断进步。最后,开展国际贸易能够加速资金的积累进程。第五,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最后,开展国际贸易可以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以及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体而言,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更注重开展贸易后对生产的刺激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其他诸方面的积极影响。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进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1—9月,全国进出口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13922.7亿美元,增长22.7%;进口12851.7亿美元,增长26.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4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呈高开低走态势,单月出口增速从1月份的37.6%回落到9月份的17.1%,进口增速从51.6%回落到20.9%。剔除价格因素后,9月份实际出口、进口分别仅增长7.5%和6.1%。贸易顺差延续2008年以来逐年递减的态势,2011年前三季度缩小到1071亿美元,同比下降10.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也从2008年的6.5%降至2.2%,处在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二是轻纺产品出口强于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93.3亿美元,增长18.2%,低于整体增幅4.5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分别低于整体增幅13.1和13.4个百分点。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平稳增长,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合计出口2865亿美元,增长22.8%。此外,“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得到进一步控制,煤炭、钢坯、成品油出口数量分别下降19.7%、96.5%和6.0%。前三季度,外贸增长呈现由价格和数量协调拉动的积极变化。在调结构等政策措施引导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价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强,议价能力得到提高。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9.9%,高于去年同期8.3个百分点。

  三是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从经营主体看,尽管内外部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但我国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转型加快,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贸策略,企业竞争力、开拓市场及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2011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4627.9亿美元、进口2765.9亿美元,分别增长34.8%和45.8%,高于整体增幅12.1和19.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增长16.3%,lol下注进口增长28.4%。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速低于总体水平。外资企业进出口13689.1亿美元,增长18.4%,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1.1%,同比降低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占比分别降低2.1和3.2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加快的带动下,一般贸易增长也快于加工贸易。1-9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4157.5亿美元,增长31.7%,高于加工贸易16.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比重达到52.9%,比去年底提高2.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6740.9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8.4%;加工贸易出口6127.6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4%。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

  四是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1年以来,我国与传统市场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1—9月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出口合计增长17.5%,进口合计增长21.3%,分别低于整体增幅5.2和5.4个百分点。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继续显示较大增长潜力。近年来,我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化解分歧,建立多个贸易促进平台,扩大贸易互补性,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纾缓了贸易结构不平衡压力,为我国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了良好环境。前三季度,我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四个金砖国家合计贸易额2074.1亿美元,同比增长39.7%,高于整体增幅15.1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7.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6.4%,高于整体增幅1.8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10%,略高于去年同期。自4月份起,东盟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五是中西部外贸发展动力增强,增速明显加快。随着内陆和沿边开放型经济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加快,加工贸易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呈抱团转移趋势,有的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集群式”赴中西部安家落户。前三季度,中部和西部出口分别增长43.9%和46.5%,进口分别增长34.2%和38.7%,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和7.4%,同比提高1.6和2.6个百分点。全国进出口增速前十强省份均来自中西部,增速均超过40%。东部地区外贸稳步增长,1—9月出口12344.4亿美元,进口11438.1亿美元,分别增长20.6%和24.8%,低于全国增幅2.1和1.9个百分点。

  六是进口支持力度加大,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不断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稳步落实,以及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影响,前三季度进口原油、铁矿砂、废铜、纸浆、天然橡胶、原木、肥料等产品的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国内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14.8%,高于出口价格增速4.9个百分点,原油、铁矿砂、天然橡胶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7%、35.4%、61.9%和38.8%。

  2012年,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2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2011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3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或骚乱。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短短两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00多个城市。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补库存效应减弱,2012年外需有可能继续萎缩。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恶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的70左右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45.4。欧盟迫于主权债务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既制约经济复苏,又将不可避免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消费者支出意愿。9月份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负19.1,为25个月来新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将抑制需求增长,制约我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市场。2011年前9个月,巴西进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

  二是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欧洲银行系统受主权债务危机牵累陷入困境,各家银行纷纷收缩业务范围、降低风险忍耐度,造成信贷银根紧张、融资输血功能受阻,贸易融资深受影响,加大外需萎缩风险。美国银行业也远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放缓减少了贷款需求,低利率降低了投资回报,市场波动加剧增加了投资风险,加强监管抬高了经营成本,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金融系统不稳定将是影响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数。

  三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尽管2011年以来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案值有所下降,但摩擦强度不减,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政策性和体制性摩擦更加突出。部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与选举政治周期叠加,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形形的“中国责任论”层出不穷,要求我国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国际责任。

  四是非经济因素可能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中东局势动荡对我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以及稳定石油供应的影响仍不容忽视。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排除个别国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其与我国的双边贸易。此外,“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走向仍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乃至外贸的影响要密切关注。

  从国内看,保持我国外贸平稳发展既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必将对我国外贸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同时,我国外贸传统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成长,特别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炼和洗礼,抵御风险、拓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国内一些制约外贸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叠加,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贷款利息、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致使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型外贸企业不堪重负。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导致有单不敢接、不愿接,也将加大结构调整难度。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出口利润指数由2011年4月份的106.9降至9月份的101.2。利润下降导致企业技改、研发、品牌等环节投入不足。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1年可能有所回落。在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案情中国护卫舰赴美大使座驾遭围攻北航教授打老人日军舰拟赴中国船驶入青岛拘留打砸者孙楠曝买红妹短信中国发射北斗卫星海基会江丙坤辞职日元大幅下跌俄超大钻石矿中国商人冰岛租地丁俊晖首轮出局网购车票强制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