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知识 分类
校友故事︱lol下注西藏首届农业技术干部培训班发布日期:2023-03-24 浏览次数:

  lol下注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七十年来,西藏农牧业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历史,在旧西藏,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农奴制度的桎梏,农牧业发展始终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在科研方面更是一张白纸,1951年以前根本没有服务于农牧业生产、科研的机构。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在《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明确“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中央及时派出农牧业科技人员赴藏开展科技帮扶,调研解决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在一穷二白摊子上因地制宜展开科研工作,终于打开了西藏农牧业通向科技的大门。

  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时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土壤农化教研组主任李连捷,毅然担起了西藏工作队农业科学组组长的重任。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组织上还是让李连捷先生考虑几天再决定,他说:“用不着考虑几天,几分钟也不用。”就这样,李连捷先生和农业科学组的各位专家随十八军进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一次科技扶贫的伟大“长征”。1951年首次赴藏时,农业科学组共九人,到1952年6月再次进藏时,人员增加到了十二三人,包括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草地科学家贾慎修,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家郑丕尧,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专家夏荣基,还有原农大园艺系青年教师、蔬菜育种栽培专家张纪增和农大校友、林木育种学家侯治溥、畜牧工作者李致勤等,以及相关单位多学科专家,可谓新中国农牧业科技的超强阵容。他们带着党中央的殷殷嘱托,千辛万苦深入藏区,无私奉献,作出了开拓性、奠基性的贡献,为西藏农牧业科研树立起座座丰碑。

  科技进高原,群众笑开颜。广大农牧民过去生产原始,靠天吃饭,特别是家畜疫病每隔六、七年必流行一次,群众损失巨大,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往往谈“疫”色变。北京来的专家们一方面对于西藏高原与农牧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环境、农林牧资源和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考察,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帮助诊断解决农牧民遇到的实际问题,包括送医送药,倾囊相助,其中随队医生也沿途诊治病人560人次。淳朴的藏族同胞一次次找来对专家们说:“先生到我家乡去吧!”专家们透过群众渴盼的眼神,也真切感受到藏区是多么需要农牧业科学技术。

  1952年7月1日,为了纪念中国成立31周年,西藏工委决定,在专家们的帮助下,在西郊诺堆林卡创建了西藏第一个专业科研机构——七一农业科学技术试验场(简称七一农场)。

  1953年1月5日,在原七一农场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七一农业试验场(简称农试场)。

  当天,由西藏军区生产管理局组织,正式举办了首届农业技术干部培训班,李连捷教授主持农训班培训,来自西藏各地的63名学员进行为期110多天的系统学习。培训课程有植物学、农业气象、土壤肥料、遗传选育、作物耕作栽培、果树园艺、农产品加工、造林学、森林管理与利用、兽医学常识、畜牧概论、农田水利学、农牧林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学等十几门之多,除了课堂学习,每周还有三天实习。

  在培训班结业时,李连捷教授勉励大家说:“技术送给西民,要求学员们不断学习,力求进步,同时,要求联系农牧民,把技术送给千家万户,让更多的藏族人民掌握农牧生产知识和技能,在发展西藏农牧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批学员作为西藏农牧业科技的“黄埔一期”,有20多人留在农试场,包括罗良臣、陈大维、lol下注陈彬、白英珊、雷兴儒、李维恩等,成长起第一批科技骨干;40余人分赴各地试办农场和指导生产,不断带动壮大西藏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发挥了关键头雁作用。

  曾任墨脱县县委副书记的冀文正同志就是这个培训班的一名学员,为“西藏高原孤岛”墨脱县引进一批水稻、玉米、蔬菜、红薯等良种,改进和推广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还举办门巴族和珞巴族农业技术培训班,使当地粮食产量增长了10%以上。

  由此,现代农牧业科技从无到有、从小到达,在藏区不断扎下了根,顽强地成长和发展了起来。后来,农试场一步步发展为西藏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81年组建为西藏农牧科学院,成为高原特色农牧业科技的高地,为科技振兴西藏贡献力量。(赵竹村整理)